四小下瑤校區學生正在進行扎染手工。西江日報記者 吳映霖 攝
西江日報訊(記者 映霖通 訊員 鄧群英)窗花剪裁、布藝扎染、橡皮泥塑、版畫繪制……9月20日,端州區舉行全區中小學生美勞融合手工作品現場制作競賽展示活動。全區41所學校分小學、初中、高中三組分別參賽,共提交了545份學生現場制作的作品。
記者在肇慶市第四小學下瑤校區看到,不同年級的學生們正齊聚教室,在教師的指導下,發揮想象力與動手能力,創作出一件件種類豐富、精美可愛的手工藝作品。“因為特別喜歡鶴,所以我先畫出鶴的圖案,再剪成窗花來參賽。”該校六年級學生趙鶴喬邊說邊小心翼翼地用刻刀在紅紙上劃動著,只見鶴型窗花的羽翼已初顯形狀。趙鶴喬介紹,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在學校參加課后美術小組,在老師的帶領下和不同年級的同學一起學習了繪畫醒獅、長卷畫、剪窗花等各種各樣的美術手工。
據悉,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的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中提到,勞動、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綜合時間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。端州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勞動教育學科可以與各類學科融合開展教學,為落實好相關政策要求開好勞動課,當前端州區結合新課標要求,圍繞勞動課程核心素養,印發了《端州區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課程實施項目指南》,并分學段、分類型設計了103個不同的勞動項目,提供給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學科教學,希望能促進學生通過學習和參與安全、規范的勞動實踐,逐步形成適合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、必備品格和關鍵技能。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