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在洗牙。西江日報記者 黃有劍 攝
西江日報記者 黃有劍
修復牙齒缺失,很多人都會選擇種牙,也就是種植牙。但說到種牙,不少人則直呼太貴。一顆小小的種植牙,便宜的要好幾千元,貴的要上一兩萬元,若按全口牙(28-32顆)來算,保守估計也要數十萬元。這讓不少人在種牙的路上望而卻步,也由此發出“種牙等于買一臺汽車”“失去種牙自由”的呼聲。我市的種牙行業情況如何,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。
種植牙市場廣闊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老年人牙齒健康的標準,有一個簡單的“8020原則”,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該擁有20顆功能牙(有咬合功能,能夠正常咀嚼食物,不松動的牙)。同時,世衛組織已經將口腔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。
然而,現實生活中,不光老年人的口腔情況不樂觀,年輕人也面臨種植牙的需求。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我國高達97%的成人正在遭受口腔問題的困擾,尤其是20-39歲的中青年已成為接受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。
記者在走訪中發現,前去門診看牙的人群中,以四五十歲左右的市民居多,但其中也有年輕的90后。
伍女士是一名90后,因為牙齒缺失,她不久前種了一顆種植牙。“相比戴牙套,種植牙更加方便美觀一些。”伍女士表示。
種植牙收費為何這么貴?
“國產的種植牙材料,便宜的一顆要兩三千元。從國外進口的種植牙材料品牌,種一顆牙最低要五六千元。不過,有時候我們會推出一些優惠活動。”9月5日,在端州區疊翠南路一家名為“牙精英口腔門診”的民營牙醫門診內,該門診工作人員韋利告訴記者。
“種植牙的費用,主要包括種植體、種植基臺、牙冠、修復材料、手術費用、麻醉費用。最重要的是看患者的口腔牙齒情況,如果患者牙齒骨量情況好的話,他的選擇性會更多一些。”韋利表示。
“國產的種植牙一般會比進口的便宜一點。國產的大概五六千元左右,進口的種植牙,貴的要過萬元。”在距離牙精英口腔門診不遠處的肇慶國美口腔城東店,現場一位工作人員表示。
市民李女士大概半年前在牙精英口腔門診花了五千多元種牙,當天回到該店準備做種植牙二期手術。“種牙還是有點貴。不過沒辦法,牙齒壞了,不換不行。希望今后種牙的費用能夠便宜一點。”她表示。
種植牙為什么這么貴?“一是因為進口材料昂貴,二是因為種植牙的技術壁壘高,種植牙成本高。”從事牙醫行業近20年的某牙醫門診負責人李優告訴記者。其表示,當前,我們國內的種植牙,從原材料、生產技術、耗材、高精尖設備等,有很多都是從國外進口的,種植牙成本高昂,加上當前口腔醫師較為緊缺,因此種植牙行業市場價格居高不下。
“另外,種植牙的成功,取決于種植體和骨頭的整合,因此,醫生的種植牙技術經驗很重要。醫務人員的技術服務、臨床經驗、手術的難度、醫療機構的綜合實力等因素,也會造成種植牙價格差異。”李優表示。她提醒,種植牙的價格,從幾千到上萬不等,要到正規醫院或有資質的優質診所進行治療、種牙,不能只把價格作為選擇種牙的單一考量因素。
期待治理種植牙“消費痛感”
8月18日,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《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(征求意見稿)》,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,保障群眾獲得高質量、有效率、能負擔的缺牙修復服務。征求意見稿共四部分12條,重點是規范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方式、強化口腔種植等醫療服務價格調控、開展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、實施口腔種植收費綜合治理等,促進口腔種植的健康有序發展,減輕人民群眾費用負擔。
“肇慶的種植牙市場,雖然行業競爭比較激烈,但市場價格還是相對比較透明的。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征求意見稿,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,推進種植牙耗材集中采購,將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種植牙行業市場,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市民負擔。韋利介紹。
“征求意見稿提出要進行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的專項治理,瞄準種植牙價格昂貴的民生痛點,推進種植牙集采,圍繞種植牙全流程做好價格調控等工作,有望進一步降低患者負擔,促進口腔種植行業市場持續健康發展。”李優表示。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